定窑文化遗址展馆,去的时候没有开放,就在定窑遗址前面。
初中高中的时候最喜欢上地理历史课,喜欢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里『穿行』,这也影响到后来我的喜好倾向,接触古陶瓷,正好是物与历史、地理的关系,仿佛为我打开一扇门。
从去年到今年的古陶瓷考察,还是怀念北方的古民窑和风土人情,可能与我出生长大在北方有关系,此次考察的核心区域主要在雁北地区。雁北地区,主要指山西省雁门关以北的地区,原雁北地区主要归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管辖,包括大同县、怀仁县、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山阴县、应县、朔县、平鲁县、左云县以及右玉县等十三个县,统称“雁北十三县”。如今雁北地区行政区划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一地域还在,其历史变故、民俗民风、矿藏物产、山水草木,对于长期生活工作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留在脑海里的记忆和印象是难以抹去的。而这个地区的古陶瓷也呈现出区域特征,有其独特的工艺技法与器物的气质。
石家庄-定州 -曲阳-浑源窑-蔚县-张家口-大同-怀仁窑-太原-榆次窑-寿阳县-平定县-井陉窑-石家庄
此次外出考察主要原因在于要出差河北曲阳,搞定产品生产的事情,因为顺路在定窑周边看看,就制订了上面的路线,这样基本上可以从河北到山西雁北地区,把主要的一些地方看一遍,但是到了定州才发现河北的博物馆因为靠近北京的关系依然没有开放,所以调整了一下路线放弃了蔚县和张家口,直接从定州经涞源县到了浑源找寻浑源窑窑址。
时间:2020.04.27-2020.05.04
路线:上海✈石家庄-曲阳-定州-涞源-浑源-大同-忻州-太原-晋中-寿阳-阳泉-石家庄✈上海
窑口:定窑、浑源窑、大同窑、榆次窑、寿阳窑、平定窑以及各地博物馆古玩市场
人物:大好、文文
定窑核心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韩家村以及燕川一带,这次因为出差到了定窑遗址涧磁村的山谷地带,与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地貌跟山西已经很相近,土山坡谷,窑址一般会靠近有水源河流的地方,古时候方便制瓷与运输。
定窑窑址保护的很好,四处都是监控探头,据朋友说之前有挖瓷片的人被抓到都要判刑十年,十分严厉。瓷片堆高突,零星几颗树木。
涧磁村定窑窑址的瓷片堆分几个土坡,这是其中的一个。
给我们生产制作的定瓷作坊,老板和我同龄也是白羊座,人敦厚和善爱钻研,做瓷之外还喜欢养养蚕。说到蚕当地桑树挺多,晚上老板还请客吃饭,凉拌桑叶清爽味美。
从灵山镇涧磁村到曲阳县城很近,我们在曲阳专门去看了陈文增美术馆,作为与定瓷有关的地方名人,在这里可以看到定窑从发掘到他后期复烧的故事与历史,馆中也有部分收集的古代定窑瓷器标本,这是一件黑定残器。
从曲阳到定州,定州基本上什么都没见着,博物馆没开,在附近的老街转了一下,电话了解到河北的博物馆都没有开放,于是决定改变去蔚县的计划,跳过河北的蔚县跟张家口直接去浑源,直奔浑源青磁窑村附近的古磁窑村跟界庄村窑址,这里是浑源窑不同时期烧窑的核心地带,古磁窑村更早一些,可以到唐代,界庄辽金多一些,以及后来了解到的附近的大磁窑主要是元代和元以后烧大粗瓷的村子。
河北西北山西东北部的地貌特征十分相近,从下午两点开到五六点从定州到了浑源县,不巧的是进入小路后越走越发不对劲,当地没有明显的路,四处都在挖煤矿,但是疫情期间好像全部都停工了,很多大车机器荒废在土山下,有一些零星的土屋,狗叫声从远处传来,却一个人都没有,湖泊变煤山,小路变天堑,窑址没找到,迷路了,也记不清进来的路很多岔路口,加上夕阳晃眼完全看不清路。
摸索了好久,才遇到一群当地的农民,正好干活结束,问路后示意可以跟着他们的三轮车出去,进一步问这附近的窑址,多数人不知道,一个小伙子说他们都是大磁窑村的,可以跟着他们走。
走出这片煤矿区到了恒山脚下,才到了大磁窑村,问了村民了解到大磁窑原来也烧瓷,只是年代晚,一直烧到近代,多为粗瓷大缸。青瓷村后面的古磁窑村,界庄村基本上没什么东西了,早前考古发掘过,不过因为采矿,连村子都没看着,更别说窑址了。
浑源给我的印象很好,当晚开车劳顿,去吃了晋北老厨,地方菜味道不错,只是低估了饭菜的份量,两个人点了五个菜汤,使劲吃都没吃到三分之一,索性打包了三个大饭盒,第二天又吃了一整天。
因为浑源没有认识的朋友,所以格外注意周边的古玩店,浑源虽然没有集中的古玩城,但是分散的小古玩店在全城至少十几家。通过一家古玩店,老板很热情知道我们喜欢老窑瓷,特意给我了一个电话,说联系这个人就可以找到县城里对的人和对的店了。上面这件浑源窑的黑釉大瓶就是去了这位朋友的家里看到的,现在这样的黑釉素面瓶子也不多见了,还有一些镶嵌的瓷片,拍了几张照片记录了一下。
浑源县的一家古玩店,算是当地最对路的一家店了吧,多数器物瓷片都很好,有地方窑口特色。
这三件瓶子就是大磁窑元明时代的产品,早前的产品还算比较细致,造型装饰识别度挺高。
紫金釉剔花瓷片
浑源窑绞胎瓷片
怀仁窑茶碗瓷片
浑源窑镶嵌瓷片
大同古玩城也有几家很对路的店铺,老板人都很热情,值得一看。
说到对路,每到一个地方的古玩城,最需要找到那一两家对路的店铺,可能95%的店铺都不需要看,一个地方有一两家对路的店铺就够了,在有的古玩城可能几百家古玩店一家对路的都没有。
朋友薛子的店铺,完整器很少,但是残器瓷片的品质都很高,每件都值得好好研究一番。
大同青磁窑遗址,因为没人带路,也是找了好半天在村子西边一片松树林的小路里找到了窑址。这边完全无人看管,也没摄像头,瓷片遍地,俯拾即是。
破败不堪的青磁窑村基本上全拆了,都搬走了。我们在此处看了一圈确实没发现什么可以种植或者生存的条件。
村前的一条河,古代的时候窑工应该也是看中这临山面河的地理位置才选择在这边烧窑的吧!这条路是通向云冈石窟的路,十几公里。因为赶路,也没来得及过去看看。
从青磁窑遗址到东边的大同博物馆,虽然人不多,但是从藏品到展陈设计,很惊艳。
北魏平城时候的生活器物,那个时代的美学现在看依然高级。
雁北地区的唐三彩,十分少见。
大同窑浑源窑为代表的雁北黑白剔花瓶,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